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近日在南京用户交流活动中抛出重磅观点:“既要坚持长期正确方向,也要兼顾短期经营目标。”这番表态被业界视为蔚来战略转型的重要信号,标志着这家新势力车企正从理想主义导向转向现实经营导向。
作为中国高端电动车市场的标杆品牌,蔚来自诞生之初就以“用户企业”为核心理念。在李斌的规划中,蔚来不仅要造车,更要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用户生态。这种超前思维帮助蔚来在4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站稳脚跟,成为首个实现量产交付的中国高端电动车品牌。

但长期主义战略带来的经营压力逐渐显现。李斌在内部会议上直言:“过去我们过于关注未来十年规划,现在必须重视当下生存。”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蔚来累计亏损已突破1200亿元。尽管李斌强调盈利不是为了证明什么,但外界普遍认为,这家新势力车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
“如果企业无法稳健经营,就是对用户的不负责。”李斌坦言,持续的倒闭质疑不仅影响企业形象,更让车主产生焦虑。这种压力促使蔚来在2024年加速战略调整,从组织架构到运营模式展开全面变革。
在管理层面,蔚来推行“全员经营单元”制度,要求每个部门都成为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李斌明确要求:“所有支出都要计算投入产出比,不能创造用户和公司双赢价值的项目,一分钱都不能花。”这种精细化运营理念已渗透到企业各个角落。
用户服务领域的变化尤为明显。虽然李斌坚持“蔚来是最重视用户的企业”,但服务模式已从“不计成本”转向“精准高效”。早期那种动辄数万元的用户活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性价比的服务方案。这种转变源于对服务投入产出比的重新评估。
“过去我们通过超预期服务吸引用户,现在要建立可持续的服务体系。”李斌的解释道出了战略调整的本质。数据显示,蔚来用户满意度仍保持行业领先,但服务成本已显著下降。这种平衡术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
蔚来的转型折射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集体进化。从互联网跨界而来的这些企业,正在经历从资本驱动到运营驱动的关键转变。李斌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不破坏蔚来引以为傲的用户生态。
这场战略调整的效果已初步显现。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控制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蔚来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但市场观察家指出,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在长期价值与短期生存间找到完美平衡点,这或将决定蔚来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最终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