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近日正式推出名为“千问”的个人AI助手项目,并同步上线公测版本。这款基于全球性能领先的开源模型Qwen3开发的应用,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向全球AI市场发起新一轮冲击,其目标直指国际巨头ChatGPT的C端用户群体。
据内部人士透露,千问APP国际版将于近期完成部署,这意味着阿里将借助Qwen模型在海外积累的技术影响力,直接与美国科技企业争夺用户市场。此前彭博社曾报道称,阿里巴巴已秘密筹备该项目数月,此举被外界解读为中美AI竞争升级的信号。有分析认为,中国科技企业通过开源策略构建的技术生态,正在动摇美国长期主导的商业技术霸权。
支撑这场竞争的Qwen模型家族已展现出惊人实力。数据显示,该系列累计开源模型超过300款,覆盖文本生成、编程辅助、图像处理等全模态领域,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衍生开发模型达17万个。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中美顶级AI模型的性能差距已缩小至0.3%,其中Qwen模型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度位列全球第三。在AI投资竞技场"Alpha Arena"中,Qwen更以22.32%的收益率击败GPT-5等对手夺得冠军。
这种技术突破引发了硅谷精英层的集体关注。英伟达CEO黄仁勋公开称赞Qwen是"开源领域的最佳选择",Airbnb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切斯基透露公司业务已大量依赖该模型,推特创始人杰克·多尔西则盛赞其编程能力。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体验图像模型Wan2.2后直言:"生成效果已难以区分真伪。"这些评价折射出美国科技界对新兴技术力量的复杂心态,甚至衍生出"Qwenpanic"(千问恐慌)这一新词汇。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警告称,美国AI产业正面临战略困境:当本土企业坚持闭源收费模式时,中国竞争对手的开源策略可能吸引全球多数国家转向使用中国技术。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Qwen模型已服务超过100万家客户,从世界500强企业到初创公司,从传统制造业到新能源汽车领域,其产业落地深度和场景丰富度显著领先于美国同行。
阿里方面强调,此次发布的千问APP虽为初级版本,但将聚焦"会聊天能办事"的核心功能。不同于传统聊天机器人,该应用战略定位为"未来AI生活入口",计划整合电商、出行、文旅、办公等阿里生态资源,构建从生活服务到生产提效的全场景解决方案。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生态协同能力是ChatGPT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当模型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时,将产生显著的商业价值转化效应。
此次布局恰逢阿里宣布3800亿元投入AI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凸显其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决心。在中美科技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千问项目不仅代表中国AI的技术突破,更践行着"技术普惠"的开源理念。当美国企业筑起技术高墙时,中国选择打开创新大门,这种战略差异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随着千问APP的全球推广,一场关于AI技术主导权的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