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京东  联通  iphone11  iPhone  摄像头  企业存储  XSKY  网络安全  京东智能采购  自动驾驶 

雷军力证小米汽车安全理念:强调好看与安全可兼得 直面网络抹黑

   日期:2025-11-17     作者:itcg    浏览:1581    我要评论    
导读:雷军力证小米汽车安全理念:强调好看与安全可兼得 直面网络抹黑

小米汽车近期成为舆论焦点,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连续发声,针对外界质疑明确表态:安全始终是小米汽车的核心原则。他强调,从项目启动之初,团队就将“安全高于一切”作为研发基石,在车身结构与电池安全领域均采用行业最高标准。

面对网络上的争议言论,雷军公开梳理了过往公开表述的时间线。他指出,部分网友将不同场合的发言断章取义,试图制造矛盾。例如,此前在讨论产品设计时提到的“外观吸引力是第一要素”,与安全理念并不冲突,而是强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美学设计。关于轮毂设计的评论,也仅是针对工业设计难度的技术性讨论。

公开资料显示,小米汽车在安全技术投入上确有实质动作。2023年末,雷军曾详细披露车身材料配置:采用钢铝混合架构,高强度钢材与铝合金占比超90%,其中最高强度钢材达2000MPa,整车扭转刚度突破51000Nm/deg。这些数据均达到或超越豪华品牌同级车型标准。

在电池安全领域,雷军多次强调其战略重要性。他曾在微博发文称,作为电动车最昂贵且关键的部件,小米汽车电池系统通过了远超国标的测试验证,涵盖挤压、碰撞、高温等极端场景。今年初,他进一步明确小米汽车的安全体系包含被动防护、主动预警、电池安全、数据隐私四大维度,形成立体化防护网络。

尽管技术参数亮眼,但小米汽车仍面临舆论挑战。雷军在近期采访中坦言,自产品发布以来,品牌遭遇了系统性的网络质疑,某些案例存在明显误导倾向。为此,团队不得不整理历史发言记录,通过时间轴对比还原真实语境,以正视听。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路线之争与品牌口碑管理成为关键战场。小米作为跨界造车的新势力,其安全理念与技术路线正接受市场与消费者的双重检验。雷军此次密集发声,既是对产品信心的展示,也反映出新品牌在舆论场中的突围困境。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头条阅读
推荐图文
相关资讯
网站首页  |  物流配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475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