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锂矿概念板块近期表现强劲,多只成分股涨幅显著。融捷股份、金圆股份双双涨停,永杉锂业上涨6.26%,天齐锂业、盐湖股份涨幅均超过5%。此次行情启动与碳酸锂期货价格走强密切相关,早盘该品种涨幅突破4%,成为带动板块上行的重要推手。
国投期货最新研报显示,下游材料企业生产热情高涨,约20家磷酸铁锂生产企业已实现满负荷运转。这种生产端的积极态势预计将持续至年末,主要得益于动力电池企业订单量大幅增长。库存数据进一步印证市场热度:全产业链库存总量下降3400吨至12万吨,其中冶炼端库存减少2500吨,下游企业库存消耗3200吨,仅贸易环节库存增加2200吨。这种结构性变化反映出产品正加速从上游向终端流动。
作为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的产能利用率直接映射出下游市场需求强度。当前行业高开工率与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形成共振。据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需求量将达580GWh,占全球总量的76%,市场规模突破7800亿元。动力电池领域贡献主要增量,预计全球需求量达1100GWh,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超过7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2%成为关键驱动力。
储能市场同样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扩大,配套储能系统需求激增。锂离子电池凭借技术优势占据储能市场主导地位,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预计在500-580GWh区间,同比增长50%-70%。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312.4GWh,占国内电池总出货量的22.7%。消费电子领域虽增速放缓,但AR/VR等新兴设备带动高端电池需求增长35%。
库存结构的动态变化释放出积极信号。冶炼厂库存持续下降表明上游产能顺利消化,下游库存减少印证终端需求旺盛,贸易商增仓则反映市场对价格走强的预期。这种多环节库存联动下降的局面,在近年来较为罕见。国泰海通证券分析指出,当前市场处于短期景气周期与长期产业变革的交汇点,具备资源掌控力和客户绑定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资源端竞争格局逐渐清晰。天齐锂业通过控股格林布什锂矿和参股SQM公司,掌握超过1600万吨LCE资源,资源品位位居全球前列。赣锋锂业以2332万吨LCE的权益储量领跑国内,海外项目遍布非洲、南美等资源富集区。中矿资源依托津巴布韦Bikita矿和加拿大Tanco矿,构建起稳定的海外供应体系。这些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和资源整合,构建起较强的成本优势。
材料环节的竞争焦点转向客户绑定。湖南裕能连续四年保持市占率第一,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形成深度合作,客户集中度接近90%。其规划产能达92.32万吨,可充分保障核心客户供应。德方纳米通过合资建厂巩固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的合作关系,稳定获取行业头部订单。万润新能则与宁德时代签订长达六年的供货协议,约定供应磷酸铁锂产品132.31万吨,这种长期绑定模式为其赢得稳定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张,在储能材料领域建立起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