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领域,马斯克再次抛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构想——他旗下的百科项目Grokipedia,被赋予了超越传统知识载体的使命。这座于今年10月正式上线的数字图书馆,被描述为承载着人类文明延续希望的“未来知识库”,其终极目标甚至指向星际传播。
在与投资界人士罗恩·巴伦的对话中,马斯克将Grokipedia比作“现代版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他特别提到,公元前48年那场焚毁古代知识圣殿的大火,是人类文明史上无法弥补的损失。为避免重蹈覆辙,他主张采用极端保存手段:将百科内容以微缩字体刻录在耐久材料上,并通过分布式存储确保知识永续传承。"即使人类文明遭遇最黑暗的时刻,后世仍能通过这些记录重建文明。"马斯克如此阐述其核心理念。
这个构想与科幻经典《基地》的设定形成奇妙呼应。在阿西莫夫的笔下,心理史学创始人谢顿通过建立"银河百科全书基地",为人类文明保存火种。马斯克坦言,正是这类科幻作品激发了他的灵感,而Grokipedia的星际传播计划,正是这种科幻思维的具体实践。
目前该平台已收录885,279篇条目,但近一个月来内容数量未见增长,引发外界对其持续更新能力的质疑。不过马斯克的视野早已突破地球轨道——他公开宣布,未来将把百科副本送往月球、火星乃至更遥远的深空。当项目达到预定标准后,平台将更名为Encyclopedia Galactica,这个名称源自两位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与道格拉斯·亚当斯,巧合的是,他们的代表作曾被一同装入特斯拉Roadster送入太空。
关于新名称的启用时机,马斯克在社交平台透露尚需时日。他强调,更名为"银河百科全书"不仅是个符号变化,更代表着知识共享理念的升级。按照规划,这个开源知识库将允许全球用户自由访问,其数据甚至可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这是属于全人类的公共财富。"马斯克如此定义这个星际知识项目的本质。
从数字存储到石板刻录,从地球网络到星际传播,Grokipedia的演进路径勾勒出马斯克式的技术浪漫主义。当被问及项目可行性时,这位科技狂人引用《银河系漫游指南》的经典开场白:"不要恐慌",暗示看似天马行空的构想背后,可能已展开技术验证。随着SpaceX星舰测试进程加快,人类首个星际知识库的搭载运输,或许正从科幻场景走向工程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