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最新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军工产业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已从传统单一内需驱动模式转向"内需筑基、外贸扩张、民用反哺"的三轮驱动新格局。这种转型不仅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催生出多元化的增长动能,推动行业从"周期成长"向"全面成长"跃迁。
在基础需求层面,国内军工市场持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报告分析,随着国防预算的稳步增长和装备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十四五"期间重点型号批产项目正形成稳定需求。当前军工发展呈现三大特征:强化战略威慑能力的高精尖装备研发、体系化无人作战平台建设,以及通过成本控制实现规模化部署。这些方向共同构成了国内军工需求的基本盘,为产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国际市场开拓方面,中国军贸出口正展现强劲增长势头。凭借性价比优势、完整的作战体系解决方案,以及"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地缘战略合作,中国军工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这种出口增长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显著提升了我国的战略影响力,使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军事装备供应方。
技术创新溢出效应正在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报告特别关注到,尖端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已形成显著趋势。商业航天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自6月以来国家电网星座已完成10次火箭发射,将10组低轨互联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更值得关注的是,预计11月下旬首飞的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若成功入轨将大幅降低卫星发射成本,加速低轨互联网组网进程。低空经济、深海科技、未来能源、大飞机等新兴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这些万亿级市场正在拉动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的协同创新。
这种军民融合的良性循环机制正在重塑产业边界。军工技术民用化不仅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其反哺效应更推动了基础技术的持续突破。报告认为,当前军工产业已形成"技术突破-民用转化-产业升级-反哺军工"的闭环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使产业发展更具韧性和爆发力,标志着中国军工产业正式进入全面成长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