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碳酸锂市场价格走势引发广泛关注。11月17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强势涨停,收盘价定格在95200元/吨,这一价格创下2024年7月以来的新高。受此影响,A股市场中的能源金属、电池等相关板块表现活跃,锂矿概念股更是全线飘红,盛新锂能、融捷股份等多只个股强势涨停,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龙头股涨幅也均超过7%。
自10月中旬以来,碳酸锂价格便呈现出震荡上行的态势,累计涨幅已接近30%。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在11月16日公开表示,根据预测,2025年全球碳酸锂需求量约为145万吨,考虑到下半年需求增长因素,预计全年需求将更新至155万吨,而同期供应能力约为170多万吨,存在约20万吨的过剩,因此价格相对低迷。不过,他进一步预测,到2026年,碳酸锂需求将增长30%,达到190万吨,供应能力虽也会增长25万吨左右,但供需将基本平衡,碳酸锂价格存在探涨空间。若明年需求增速超过30%,甚至达到40%,短期内供应难以满足需求,价格可能会突破15万元/吨,甚至冲击20万元/吨的高位。
对于碳酸锂价格能否涨至15万元/吨,市场观点存在分歧。万创投行研究院院长段志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从产能释放情况来看,15万元/吨的价格高位面临一定压力。短期内,储能和新能源车需求的支撑可能推动价格冲高,但预计将围绕9万元/吨波动。他强调,高价会抑制下游企业的采购意愿,尤其是六氟磷酸锂等电解槽原材料价格在四个月内涨幅超过200%,高成本将压缩下游企业的盈利空间。从中长期来看,碳酸锂高价难以维持,仍需关注产能出清与需求增长情况。若2026年需求未达预期,高库存将成为拖累,目前预计2025年全球碳酸锂过剩量在13万吨至20万吨之间,库存将超过12万吨。
段志强还提到,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上涨需考虑行业合理的利润空间。若行业毛利率短期内过高,资本将涌入市场,而20万元/吨的价格属于较高毛利阶段,即便短期内能够达到,长期也难以持续。下游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均追求经济性,锂价过高会降低储能收益率,增加主机厂成本,市场将通过自动调节抑制需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产业链内已出现价格联动效应,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上涨与碳酸锂价格形成协同态势。从需求端来看,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领域共同发力,成为碳酸锂价格上涨的双重驱动力。从供给端来看,江西枧下窝锂矿复产进程不及预期,导致供给趋紧。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公布的枧下窝锂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显示,采矿证申请程序正在进行中,预计复产时间不会早于12月中下旬。不过,锂价回升后,智利锂盐出口与澳矿出口有所增加,或对国内锂资源缺口形成一定补充。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9月碳酸锂进口量为19596.9吨,环比下降10.3%,出口量为150.816吨,环比下降59.12%。CBC数据显示,10月国内碳酸锂产量为51530吨,环比增加9.31%,但开工率为43%,环比下降5个百分点,表明国内产能释放仍受到制约。综合来看,在12月底之前,供应紧张的局面将为碳酸锂价格上涨提供支撑。
对于中长期价格走势,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李攀认为,明年碳酸锂价格可能在7万元/吨至10万元/吨的区间内波动。这一判断基于对市场供需基本面的深入分析,7万元/吨附近有明确的成本和需求支撑,而10万元/吨则是澳大利亚矿山复产对应的价格水平。
上海有色金属网(SMM)锂电高级分析师王子涵分析称,在供需平衡方面,SMM预计2025年至2030年全球碳酸锂市场将维持供应过剩态势,但2025年至2026年过剩幅度或将有所收窄。预计2025年至2027年,全球储能市场将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叠加动力市场需求稳步上行,长期资源过剩下项目投建释放或有延缓,资源过剩将得到小幅缓解。
在动力电池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储能需求在2026年能否持续增长成为影响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的关键因素。当前,全球储能市场的主要增长区域仍集中在中国、美国和欧洲地区,受2030愿景影响,中东、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新兴地区也将增加储能需求。SMM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需求有望同比增长约63%,2026年增速或有所放缓,同比增幅约15%,2026年至2030年全球储能需求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有望维持在1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