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名为“灵光”的应用悄然进入大众视野,若不是那条突然刷屏的宣传视频,很多人或许还不会留意到蚂蚁推出的这款新作品。初闻“灵光”二字,不少人可能误以为它与玄学或修行相关,然而打开应用后,会发现其命名十分贴切,旨在让复杂之事变得简单,如同灵光乍现般带来便捷与惊喜。
灵光的设计风格与蚂蚁以往的产品截然不同。它采用深色背景,营造出偏冷的氛围感,运用小范围渐变,按钮设计也十分克制,对话框简洁到与国内常见产品大相径庭。这种干净的审美在视频展示中更为明显,搜索、视觉、交互、生成等功能以动态形式呈现,并非刻意堆砌成“全家桶”,而是像一个轻便的工具包,在用户需要时才逐一取出使用。
体验灵光,有几个瞬间令人印象深刻。首先是“开眼”时刻,它能够精准捕捉现实世界。用户随手拍摄一张照片,比如桌上未收拾的六神花露水和游戏主机,灵光会迅速将图片拆分成多个物品,不仅解释花露水的功效、适用场景,还能衍生出“可直接涂皮肤吗”“有什么成分”等追问入口。它不像普通的“识物”功能,更像是将一位兼具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伙伴融入相机之中,即便拍摄的是日常琐碎之物,也能给出极具深度的解释。
“闪应用”是灵光极具野心的部分。用户只需给出简单指令,它便能在后台快速组合一个小程序并自动运行。五子棋对战、魔方训练、钢琴模拟、梦境分析师、命运问答等,这些并非示例,而是灵光现场拼出的真实体验模板。当它突然变成“云养猫平台”时,让人切实感受到闪应用并非噱头,而是真正有趣且实用的生产力工具。用户可以与生成的小橙猫应用互动,小猫会根据互动不断变化心情,进行吃东西、玩耍、清洁等行为,每次点按都会生成成长记录,甚至在用户不看手机时,还会主动发送通知,如“灵光小猫吃得很香”。这表明灵光并非简单制作宠物卡片,而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系统的“陪伴型小模型”。
灵光在功能设计上十分巧妙,没有堆砌过多能力,而是努力让一切“隐形”。识物功能藏在拍照里,丰富的应用藏在卡片里,强大的搜索功能默认开启无需选择,聪明的小模型只在用户需要陪伴时出现。当询问“广义相对论中的空间弯曲是怎么回事”这一学术问题时,即便提问不够专业,灵光也能精准理解,并制作动画进行解释,此前的问题也都会配有图片和数据模型。
通过闪应用,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开发流程,将AI转化为生产力。灵光已不仅仅是一个应用,更像是新AI时代的入口。它不是单一的工具,而是一个能满足多种需求的集合体:拍照时帮忙认物,想玩时生成小游戏,提问时读完网络,孤独时提供陪伴。它以许多轻盈瞬间的形式,为用户带来便捷与乐趣,确实配得上“灵光”这个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