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京东  联通  iphone11  iPhone  摄像头  企业存储  XSKY  网络安全  京东智能采购  自动驾驶 

聚氨酯材料潜力凸显 或成机器人“仿生皮肤”新宠 固态电池量产在即

   日期:2025-11-13     作者:itcg    浏览:2717    我要评论    
导读:聚氨酯材料潜力凸显 或成机器人“仿生皮肤”新宠 固态电池量产在即

在机器人材料领域,一项创新成果引发关注。天眼查最新信息显示,万华化学成功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该专利名为“一种高回弹低熔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这一成果为机器人关键材料的研发带来新突破。

聚氨酯材料在机器人“仿生皮肤”构建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随着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从实验室拓展至家庭、医院及公共场所,其与人类的物理接触愈发频繁且不可避免。这对机器人“皮肤”材料提出严苛要求:既要柔软缓冲碰撞以保障人体安全,又要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确保接触无害,还需足够耐用以应对日常磨损。医用级热塑性聚氨酯(TPU)恰好满足这些需求。据国联民生证券研报,TPU作为兼具橡胶弹性与塑料加工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硬度范围广、耐高低温、可塑性强、弹性和抗冲击性突出等机械性能特点。它不仅适用于机器人“仿生皮肤”,还可作为柔性触觉传感器衬底材料,实现机械支撑与柔性的平衡。目前,产业界正通过积极合作推动聚氨酯在机器人领域的落地应用。

固态电池领域同样传来多项进展。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于近日召开,行业目光再次聚焦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技术层面,科研团队成果频出:10月30日,清华大学网站发布消息,康飞宇、贺艳兵团队与合作者在固态锂金属电池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10月初,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机构,开发出阴离子调控技术,有效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与锂电极接触不紧密的难题。

产业端与应用端的协同推进更为显著。太平洋证券研报指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多家电池头部企业已明确固态电池量产计划,为技术落地提供产能支撑。同时,多家车企加速布局固态电池项目,推动其装车应用进程,固态电池商业化步伐正不断加快。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头条阅读
推荐图文
相关资讯
网站首页  |  物流配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475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