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W(09988.HK)被曝已悄然推进名为“千问”的AI个人助手项目,该应用基于其自主研发的Qwen大语言模型开发。此举被视为阿里正式切入消费级AI市场的重要信号,标志着其与ChatGPT等国际头部产品展开直接竞争。
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核心管理层将“千问”项目视为“AI时代的关键战役”。此前,阿里的AI业务主要聚焦企业服务领域,通过阿里云向金融、医疗、制造等行业提供模型API接口。而此次转向C端市场,源于Qwen模型在开源社区积累的显著技术优势——该模型在多项国际评测中表现突出,其开源版本已获得全球开发者广泛认可。
这一战略调整与阿里年初宣布的3800亿元AI基础设施投资形成呼应。从深耕B端到同步布局C端,反映出阿里试图在AI领域构建全链条竞争力的意图。分析人士指出,Qwen模型的技术沉淀为“千问”APP提供了差异化基础,使其在与其他科技巨头的竞争中具备独特优势。
资本市场对这一动向反应积极。消息披露后,阿里巴巴港股股价在当日交易时段出现明显上扬,14时30分左右涨幅一度超过3%,股价触及166港元。截至当日收盘,其股价仍保持3.38%的涨幅。
作为阿里自主研发的通用大模型,Qwen的开源策略已产生显著国际影响。其代码和模型在GitHub等平台获得大量开发者关注,部分版本下载量位居同类产品前列。这种技术生态的构建,为“千问”APP的商业化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