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四川宜宾举行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长安汽车副总裁兼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发表了关于行业发展的深度见解。他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占比将攀升至70%,而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将达到45%。这一预测不仅彰显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劲势头,也预示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
邓承浩进一步透露,长安汽车对动力电池市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将扩大至3000GWh,相较于2025年预计的1200GWh,增长幅度显著。同时,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规模也将达到4800GWh,显示出全球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持续旺盛。
在动力电池技术方面,邓承浩强调了充电速度和安全性两大核心趋势。他提到,2025年将是3C超充技术普及的关键一年,同时半固态电池也将开始尝试应用。展望未来,预计到2027年,6C超充技术将实现规模化应用,而全固态电池则将进入小规模示范运行阶段。到2030年后,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走向商业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新的突破。
然而,邓承浩也坦言,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之路并非坦途。他指出,一线从业者深知,全固态电池在技术、工艺和成本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去克服。因此,面对固态电池的发展,应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稳步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除了动力电池技术,邓承浩还关注到了清洁能源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前景。他提到,“十五五”期间,清洁能源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能源结构将加速优化。风电光伏装机总量将从“十四五”期间的16.8亿千瓦大幅提升至约30亿千瓦,在全国总装机量中的占比也将从48%提升至约60%。这一变化不仅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将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加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支持。
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面,邓承浩指出,目前该领域仍存在明显短板。2024年,动力电池的实际回收量仅为35万吨,回收率不到40%。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动力电池退役量的增加,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市场规模也将迎来快速增长。他预计,到2030年,这一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