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京东  联通  iphone11  iPhone  摄像头  企业存储  XSKY  网络安全  京东智能采购  自动驾驶 

美的“不惧”小米背后:主业稳守、全球拓展与转型破局双线并行

   日期:2025-11-13     作者:itcg    浏览:2083    我要评论    
导读:美的“不惧”小米背后:主业稳守、全球拓展与转型破局双线并行

家电行业近期因小米与美的的竞争态势引发广泛关注。2024年,小米在IoT与生活消费品领域实现收入1041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进入2025年,其增长势头愈发强劲,二季度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速超60%。这一数据背后,是小米通过智能家居生态绑定年轻用户、以高性价比策略切入主流市场的战略成效。

小米的打法具有鲜明特点:在用户认知层面,通过AIoT平台连接9.89亿台设备,构建智能生活方式场景;产品策略上,精准定位主流价位区间,以“高性价比+智能互联”直击行业痛点;渠道方面,依托线上优势和粉丝经济快速提升市场份额,空调线上份额已跻身行业前三。小米将家电业务提升至战略高度,武汉智能家电工厂投产,平均每6.5秒下线一台空调,同时推进高端化战略,2025年一季度空调线上零售均价同比提升25%。

面对小米的攻势,美的采取双线应对策略。在战术层面,美的通过子品牌华凌分流价格敏感型用户,2025年1-9月华凌空调线上均价2154元,份额位列第四;主品牌则以价格战和服务承诺展开正面竞争,双11期间将“酷省电Pro”空调价格降至1999元,与小米“巨省电Pro”形成直接对抗。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表示,公司已撰写十余万字研究报告,通过调整策略应对挑战。

战略层面,美的坚持“守正出奇”的转型路径。一方面巩固家电主业,通过COLMO、美的、华凌的多品牌矩阵覆盖不同消费层级,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647亿元,净利润379亿元,毛利率保持26.44%的稳健水平;另一方面加速全球化布局,上半年海外营收同比增长17.7%,新增18个海外制造基地,OBM自主品牌收入占比超45%。同时,美的自2012年起推进“去家电化”转型,2025年前三季度To B业务同比增长18%,新能源、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收入分别达306亿、281亿和226亿元。

这场竞争背后,双方均面临不同挑战。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小米家电投诉量达2404件,环比增长690%,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领域,反映出其快速扩张中的管理短板。美的则需应对全球化进程中的品牌定位难题,尽管收购东芝等品牌助力本地化,但在欧美市场仍难以摆脱“性价比”标签。其To B业务虽保持增长,但新能源板块毛利率仅8.91%,机器人业务商业化仍处于早期阶段,转型成效尚需时间验证。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家电市场的竞争本质是效率与创新的博弈。小米通过生态链模式重构用户价值,美的则依托制造根基和全球化网络构建护城河。当前,双方竞争焦点集中在线上市场和年轻用户群体,但要真正改变行业格局,仍需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验等核心领域持续突破。这场较量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市场地位,更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在智能化转型浪潮中的路径选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头条阅读
推荐图文
相关资讯
网站首页  |  物流配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475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