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旗下蓝思智能机器人永安园区于近日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这家消费电子领域的龙头企业正加速向智能制造领域深度拓展。该园区位于湖南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达400亩,拥有约18.9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具备年产1万台/套大型自动化设备和50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等AI硬件产品的生产能力,形成了从新材料研发到整机组装的完整产业链。
随着具身智能产业从实验室研发向大规模量产应用的关键转折,蓝思科技正全力推进其"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新兴智能终端"的多轮驱动战略。永安园区的启用,使公司形成了以长沙为核心、东南亚(越南、泰国)为支撑的全球制造网络,海外产能将重点服务北美等国际市场,构建起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完整体系。
在智能装备领域,蓝思科技自2016年起便持续投入核心技术研发,已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算法和机器视觉系统等关键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无人搬运机器人和智能复合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产品,已累计交付超过2000个智能制造项目,服务范围覆盖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和智慧零售终端等多个行业。
具身智能方向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蓝思科技已建立人形机器人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平台,成功进入北美及国内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的供应链体系。目前,关节模组、灵巧手和结构件等核心部件已实现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的整机组装规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计划到2026年实现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和整机组装规模翻倍,2027年出货量跻身全球前列。
在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蓝思科技从服务器机箱结构件切入,逐步拓展至液冷模组和固态硬盘等关键模组。目前机箱结构件已实现批量出货,固态硬盘组装业务预计于2026年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公司在AI硬件领域的布局。
这一战略转型源于公司对AI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蓝思科技认为,AI技术正从云端向终端设备渗透,端侧硬件的革新将重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机器人等领域的产业格局。公司计划将三十年来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精密材料、结构件制造和垂直整合能力,系统迁移至AI硬件新赛道,构建覆盖AI手机、AI眼镜、智能座舱和具身智能等跨场景的硬件解决方案。
为支撑这一战略目标,蓝思科技制定了"三年攻坚计划",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突破端侧硬件、多模态融合技术和新型材料工艺三大领域,深耕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和机器人三大核心市场,力争成为全球AI端侧硬件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这一布局不仅体现了公司对技术趋势的精准把握,更展现了其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能制造转型的坚定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