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媒体“晚点 LatePost”披露了与阿里巴巴旗下千问项目产品经理及相关核心成员的深度对话内容,重点围绕千问App的推出背景及后续战略布局展开讨论。作为阿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布局,千问App的上线被视为其构建消费端AI入口的关键一步。
针对“为何选择在DeepSeek发布近一年后推出千问App”的提问,千问团队解释称,构建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强入口是大型科技企业的共同战略方向,但具体路径因企业业务结构、技术积累及生态能力而异。阿里巴巴选择从云计算与基础模型切入,优先夯实模型能力,再逐步向消费端延伸。团队认为,当前是推进千问App的合适时机,主要基于两大判断:一是基础模型Qwen3-Max的性能已达到全球顶尖水平,能够支撑复杂场景的应用需求;二是Agent生态趋于成熟,无论是第三方开发者还是阿里内部业务,均已形成可被模型高效调用的服务体系,同时数据互通与授权机制也得到完善。
在对比千问与ChatGPT的产品逻辑时,团队强调两者存在本质差异。千问的核心定位是“普惠型AI工具”,承诺向用户提供永久免费服务,当前阶段完全聚焦于产品体验优化而非商业化。团队透露,千问将快速对齐ChatGPT的核心功能,同时依托阿里生态优势,深度整合内部业务资源,推出独家Agent服务。例如,通过与支付宝、淘宝等核心业务的协同,千问可实现更高效的场景化服务调用。团队也坦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封闭性是普遍挑战,各企业均将数据与生态资源视为核心竞争壁垒,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跨平台协作的深度。
据内部人士透露,千问团队已投入大量资源处理内部业务的数据孤岛问题,并构建统一的授权管理体系,以支持模型对多元服务的调用。这种“封闭生态内的深度整合”模式,将成为千问区别于国际竞品的核心差异化策略。目前,千问App已进入内测阶段,部分独家功能正在逐步上线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