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京东  联通  iphone11  iPhone  摄像头  企业存储  XSKY  网络安全  京东智能采购  自动驾驶 

诺奖得主奎洛兹:30年系外行星探索,坚信宇宙中类地行星不止一颗

   日期:2025-11-17     作者:itcg    浏览:1889    我要评论    
导读:诺奖得主奎洛兹:30年系外行星探索,坚信宇宙中类地行星不止一颗

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举办的第13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迪迪埃·奎洛兹以《系外行星革命及其对宇宙生命的影响》为主题发表演讲。这位因发现首颗系外行星而享誉全球的天体物理学家指出,人类尚未发现与地球、金星相似的系外行星,主要受限于当前探测技术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否定此类行星存在的可能性。

三十年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太阳系是宇宙中唯一的行星系统。尽管部分学者推测其他恒星周围可能存在行星,但缺乏实证依据使得这一观点长期停留在理论层面。1995年,时年29岁的奎洛兹与导师米歇尔·马约尔通过观测恒星速度变化,首次确认了飞马座51b的存在。这颗质量接近木星、公转周期仅4.23天的行星,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行星形成的认知,为系外行星研究开辟了新纪元。这项突破性成果使师徒二人共同获得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演讲中,奎洛兹通过行星系统模拟图展示探测原理:"当行星绕恒星运行时,其引力会导致恒星产生微小速度变化,这种扰动正是我们捕捉系外行星的关键线索。"他特别提到TRAPPIST-1系统,这个距离地球40光年的红矮星系统虽规模远小于太阳系,温度仅为太阳系的一半,但其行星排列方式与太阳系存在显著相似性,被视为潜在宜居带的重要案例。

针对"何时能找到第二地球"的提问,奎洛兹强调科学探索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测答案将在明天揭晓还是需要半个世纪,但人类的好奇心与智慧终将推动我们接近真相。"他明确反对将地球文明迁移至其他星球的设想:"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必须学会以全球共同体的形式可持续生存,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生命繁衍的地方。"

在谈及地外生命可能性时,这位瑞士科学家表现出谨慎乐观。他指出,过去三十年系外行星发现数量从零激增至6000颗,这种指数级增长暗示着未来可能迎来更大突破。"上世纪60年代人类才开启系统性太空探索,如今月球基地、火星殖民等设想正逐步成为现实。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未来或可通过智能机器人完成深空探测任务。"

回顾科研生涯,奎洛兹将成功归因于持久的好奇心。他透露高中时期因畏惧选择而同时攻读粒子物理与天体物理,最终因天文台多建于山区的浪漫特质而确定研究方向。这位热爱科幻电影的学者表示,优秀的科幻作品应能呈现"从未想象过的未来图景",而非纠结于科学细节的准确性。

获得诺贝尔奖后,奎洛兹用奖金购买了新自行车的故事广为流传。他笑称学生们赠送的刻有"2019年诺贝尔奖"字样的自行车铃铛,是职业生涯最特别的纪念品。谈及与中国科研界的合作,他多次强调中国发展的活力:"每次来访都能感受到令人震撼的变革,这种进取精神正是科学进步所需的土壤。"

作为英国剑桥大学自然哲学杰克逊讲席教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奎洛兹持续推动着系外行星探测技术的发展。他参与设计的下一代观测设备,特别是计划于2027年投入使用的欧洲南方天文台极大望远镜,有望在寻找地外生命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位将登山爱好与科研追求完美融合的学者,仍在用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书写着人类认知宇宙的新篇章。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头条阅读
推荐图文
相关资讯
网站首页  |  物流配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475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