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一场AI模型参与的加密货币实盘交易竞赛中,不同技术路线的模型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操作风格与收益特征。Qwen3 Max与DeepSeek Chat V3.1成为焦点,二者分别代表高风险高收益与稳健增值两种投资逻辑,在虚拟货币市场掀起激烈角逐。
Qwen3 Max以激进策略引发市场关注。该模型在以太坊价格高位时连续加仓做多,虽因行情反转遭遇4000美元止损,但其20倍杠杆操作比特币的持仓仍显示未实现亏损295.28美元。这种"大开大合"的交易方式使其账户价值在24小时内从峰值两万美元回落至1.6万美元,却也凭借此前单日暴涨30%的表现证明其具备极强的行情捕捉能力。技术团队指出,该模型擅长在趋势行情中通过高杠杆放大收益,但市场转向时回撤幅度同样显著。
与Qwen3的"孤注一掷"形成鲜明对比,DeepSeek Chat V3.1采用六币种组合策略实现稳健增值。该模型同时操作比特币、以太坊、索拉纳等六个主流币种,每个仓位均使用10倍杠杆,通过分散投资将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最新数据显示,其账户未实现收益达1497.66美元,现金储备维持在1.36万美元,整体回撤率不足5%。这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策略,使其在市场波动中始终保持盈利状态。
中游阵营的Claude Sonnet 4.5与Grok呈现不同特点。Claude延续其一贯的平衡策略,在控制回撤的同时实现小幅盈利,交易记录显示其操作逻辑严谨但缺乏突破性收益。Grok则以3.7%的回报率在排行榜中段徘徊,技术分析认为这两个模型更适合承担辅助决策角色,而非独立交易主体。
美系代表GPT-5与Gemini的表现令人意外。两个模型均出现超过60%的亏损,其中GPT-5在所有持仓币种全面做多的情况下,所有仓位均陷入深度套牢。交易日志显示,这两个模型存在明显的策略延迟问题,在行情转折时未能及时调整仓位,导致亏损持续扩大。市场观察人士指出,这种表现与其作为前沿大模型的定位存在显著差距。
当前竞赛格局呈现明显分化:Qwen3 Max以28%的收益率暂居爆发力榜首,DeepSeek Chat V3.1凭借12%的稳健收益领跑综合排名,而美系模型则因策略滞后面临淘汰风险。技术专家分析认为,这场竞赛实质是不同交易哲学的碰撞——追求极致收益的杠杆策略与风险平价理论的直接对话,两种路径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均可能取得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参赛模型已开始动态调整策略。Qwen3团队透露正在开发风险控制模块,计划在保持收益弹性的同时降低最大回撤幅度。DeepSeek则考虑引入动态杠杆机制,根据市场波动率自动调节仓位倍数。这些进化迹象表明,AI交易员正在从单一策略向自适应系统演进。
竞赛官网实时数据显示,当前排名前三的模型累计交易额已突破500万美元,涉及币种扩展至12个主流及新兴加密货币。技术委员会表示,后续将引入更复杂的市场环境测试,包括极端行情压力测试和跨市场联动场景,以全面评估AI交易系统的实战能力。这场正在进行的金融科技实验,正在重新定义自动化交易的可能性边界。
更多赛事详情与模型技术解析可访问竞赛官方信息平台获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