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京东  联通  iphone11  摄像头  iPhone  企业存储  XSKY  京东智能采购  网络安全  自动驾驶 

AI视频赛道“卷”出新高度,玩家如何破局同质化困境?

   日期:2025-05-07     作者:itcg    浏览:1165    我要评论    
导读:AI视频赛道“卷”出新高度,玩家如何破局同质化困境?

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AI视频赛道正经历着一场激烈的变革。曾几何时,OpenAI发布的Sora如同一位傲视群雄的王者,吸引了无数追随者的目光。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梗图生动描绘了这一场景:Sora端坐王座,其下膜拜者众多,包括Runway、Pika、PixVerse等一众竞对。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可灵、即梦等中国玩家的强势崛起,Sora的光芒逐渐暗淡。一位AI视频从业者透露,如今,对标Sora已不再是他们的首要目标,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缩短AI视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鸿沟。在各大AI论坛,谈论Sora的声音少了,而提及DeepSeek的则越来越多,这背后折射出业界对AI视频加速商业化和普及的迫切期待。

进入2025年,AI视频赛道的竞争愈发激烈。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众多AI视频玩家纷纷发布最新的视频生成模型和产品更新,战火熊熊。从解决视频生成的一致性和可控性,到降低产品门槛、增强可编辑能力,再到融入工作流,让产品更加易用,行业玩家以惊人的速度迭代,加速AI视频的落地。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浮现。

多位中腰部AIGC创业者表达了他们的焦虑。从商用角度来看,当前AI视频落地仍面临诸多困难。商单报价持续走低,抽卡不稳定,制作成本居高不下。现有产品功能趋于同质化,除了创意特效外,大多数AI视频产品都支持主体参考、音效生成、多模态编辑等,功能的丰富和选择的增多加剧了赛道玩家间在视频生成质量、成本和交互形式等方面的竞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AI视频玩家将竞争焦点放在了三个维度上:一致性、可用性和可玩性。一致性是指视频生成过程中帧与帧之间的过渡性、动作的连续性和场景的真实性。为了提升一致性,AI视频玩家在输入端加强控制力,如提升图生视频能力,增加首尾帧、笔刷工具和多图参考等,让用户能够自定义视频的开头和结尾,同时保证生成内容的一致性。多模态融合也是提升一致性的关键,如视频转视频、多图混合生成等。

可用性则是指完善创作者工作流相关配套工具。AIGC从业者可可表示,创作者在可用性上主要关注三个核心问题:动态编辑能力、镜头运动能力和端到端能力。针对这些需求,AI视频玩家纷纷推出相应功能,如可灵等玩家支持多模态编辑,给视频替换、添加或删减元素;即梦的“故事创作”模式可批量生成分镜;Runway则上线了视频编辑器。

可玩性则是吸引用户的关键手段。通过创意特效和模板,AI视频玩家成功引流。Pika凭借Pikaffects、Pikadditions走红互联网,PixVerse因毒液效果而声名鹊起,Vidu则承接了GPT-4吉卜力风流量外溢的红利。

然而,尽管工具更多、功能更丰富,但AI视频创作者却感到越来越焦虑。随着AI视频玩家加速迭代模型和产品,腰部创作者正经历阵痛。降不下去的制作成本与被逐渐压低的报价形成了鲜明对比。以可灵2.0为例,生成一条5秒钟的视频需要100灵感值,黄金会员月费58元可获得660灵感值,能抽卡6次,一次生成约为10元。对于复杂场景和效果,抽卡次数可能高达数十次,导致单个镜头成本高昂。

梳理主要AI视频玩家的商业化方案发现,与此前各大主流模型厂商掀起的“价格战”相比,视频大模型的价格下降趋势并不明显。C端采取的阶梯付费订阅模式在国内价格优势明显,但在最先进模型上,头部厂商的定价并未松动。而在B端API上,国内厂商的价格优势则明显高于国外厂商。

尽管AI视频领域已挤满了跃跃欲试的玩家,但竞逐还远未到终局。初创公司需要做的是保证自己在牌桌上。牌桌上的分化已经开始显现,一类大厂和初创企业选择“模型+产品”两步走,分为“AGI派”和“平台派”;另一类则偏向于产品驱动,快速迭代,如聚焦在AI特效爆款迭代的Pika和以视频编辑生产力出圈的OpusClip等。

从创作者的实际体验来看,视频创作需求复杂,多平台多产品的组合使用已成为常态。现阶段没有一家能大包大揽所有方向,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多模态的星辰大海绝不止是视频生成,对于互相摸着过河的AI视频玩家来说,2025年依旧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头条阅读
推荐图文
相关资讯
网站首页  |  物流配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475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