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集团近期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尽管汽车交付量实现了1.4%的同比增长,达到213万辆,但其税后利润却大幅下跌了40.6%,仅为21.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79.34亿元)。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隐藏着纯电动车销量激增对利润结构的深刻影响。
具体而言,大众集团在欧洲市场的纯电动车销量在第一季度暴涨了113%,美国市场也实现了51%的大幅增长。截至3月底,集团每售出十辆新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车。这一趋势在西欧尤为明显,电动车订单积压同比增长了64%,纯电车型已占据该地区订单总量的两成以上。
尽管电动车市场的成功为大众集团带来了显著的销量增长,但利润率却远不及燃油车。在欧洲市场,大众集团凭借26%的市场份额在电动车领域领跑,然而,由于电动车的利润率偏低,集团整体营业利润率从6%下滑至3.7%。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阿诺·安特利茨坦承,尽管电动车销量强劲,但其盈利能力仍远低于燃油车,这对集团的财务结果构成了压力。
安特利茨指出,大众集团必须削减制造成本,并提升零排放车型的利润水平。他强调,在当前全球经济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集团需要集中精力优化可控的关键环节,以更具竞争力的成本结构为基础,确保在快速变化的全球市场中持续成功。事实上,安特利茨曾在2023年预测电动车与燃油车的利润率有望在2025年实现持平,但随后又将这一预测推迟至2026年。
在2025年第一季度,大众集团最畅销的纯电动车型中,大众ID.4/ID.5以43700辆的销量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大众ID.3,销量为28100辆。奥迪Q4 E-Tron/Q4 E-Tron Sportback、斯柯达Enyaq/Enyaq Coupe等车型也表现出色。保时捷Macan、大众ID.Buzz/Cargo以及Cupra Born等车型也进入了销量前十的榜单。
然而,影响大众集团财务表现的并不仅仅是电动车利润偏低的问题。与“柴油门”事件相关的持续诉讼开支,以及应对欧盟日益严格的碳排放法规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也在不断侵蚀集团的盈利能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大众集团在面对电动车市场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