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京东  联通  iphone11  摄像头  企业存储  XSKY  京东智能采购  iPhone  网络安全  自动驾驶 

AI“大火”后 行业发展仍需耕耘

   日期:2020-04-04     来源:安防展览网    作者:itcg    浏览:291    我要评论    
导读:人工智能,作为 新基建 这个新风口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抗疫期间,从前方机器人查房、远程会诊、智慧急救车,到后方智能测温、区域消毒、宣教 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AI 大火 是否意味着行业发展已经趋于成熟?目前来说,我

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这个新风口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抗疫期间,从前方机器人查房、远程会诊、智慧急救车,到后方智能测温、区域消毒、宣教……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AI“大火”是否意味着行业发展已经趋于成熟?目前来说,我们仍然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隐私安全问题

AI技术还未真正保障用户数据安全。在此次疫情防控的后方防线上,一方面,结合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人脸识别、AI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对来往人群进行快速准确的无接触测温,极大地满足机场、火车站、医院、地铁等人员流程性大、人口密集场所的疫情防控需求,也收集了更多的公民个人信息。

二是各类手机APP智能化统计个人健康私密等信息,各种关卡登记人员流动记录也使得更多的公民信息面临被暴露的风险。

另外,疫情期间各个企业相继推出的智能化产品,由于研发时间短,难免存在产品漏洞,可能造成相应的信息泄露。

应用场景问题

疫情这一特殊时期使得“无人、无接触”的需求迅速增加,这也使得配送机器人、无人机得到大量应用。但是许多AI产品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功能开发有限,可能随着疫情结束而消逝。并且产品同质化严重,并不能完全代替人,实现智能化操作。

其次,AI行业高昂的硬件生产成本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与可以快速迭代的软件产品不同,硬件生产流程长,尤其AI硬件对精细化的要求更高。

在应用领域方面,比如智慧医疗。疫情期间,利用AI可以进行药物或疫苗研发、影像筛查、远程问诊等。单就医学影像分析来说,目前医学影像科并没有为医疗AI的应用提供足够好的环境。其次,医疗数据的产生、收集和处理的过程不规范,非结构化数据、语义不清晰的数据、个性化采集的数据等均影响AI的效能。AI与智慧医疗行业的融合发展还有待时日。

  人才培养问题

产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疫情期间,虽然无人配送、无接触监测大火,但是涉及最基础操作却依旧离不开人工指引,并且技术研发、安全保障也急需人才支撑。因此,除了AI的隐私问题和应用场景问题外,也应该关注培养相关技术人才。

当前,中国在高校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相关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超过500万人。

据此,相关部门日前制定了《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将扩大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并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这也将给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深厚的人才储备。

结语:疫情过后,站在新基建的风口下,AI也将迎来新的机遇期,但在乐观期待的同时,AI企业也需理智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加快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积极拓宽应用场景,保障用户隐私,推动产业健康、长效发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头条阅读
推荐图文
相关资讯
网站首页  |  物流配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47533号-2
Processed in 0.089 second(s), 11 queries, Memory 1.49 M